西西影院

搜索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»  剧情片  »  塞瑟岛之旅 Voyage to Cythera

塞瑟岛之旅 Voyage to Cythera

7.9播放:

  • 主演:
  • 导演: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地区:希腊,意大利,英国,西德   类型:电影
  • 简介:

剧情介绍

简介:译  名 塞瑟岛之旅
片  名 Ταξίδι στα Κύθηρα
年  代 1984
国  家 希腊/意大利/英国/西德
类  别 剧情
语  言 英语/希腊语
上映日期 1984-04-21
片  长 120 分钟/Greece: 138 分钟
导  演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
主  演 Manos Katrakis
      Mairi Hronopoulou
      Dionysis Papagiannopoulos

简  介

 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长期流放俄国的革命人士,经历了苏俄政府的瓦解。在人生暮年时,终于可以回归故乡。当他以如此矛盾而又暧昧的身份,再回到记忆中熟悉的地方,再面对家人与朋友时,他感觉到了人情的疏离,对未来的盲目,对于祖国低度的认同与漠视。人们企图卸下记忆的承重,却又害怕轻得迷失方向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真正失去了国籍。最终,和他离别多年的爱人漂在爱琴海中的浮岸上。


影片赏析

    当沉郁的提琴响起,安静的画面透出一股强烈的预示,命运之舟又到转航之时。影片的镜头很巧妙,淡入淡出的等待中隐藏着一种回味的余地。故意静止的画面控制着影片的节奏,透出一股张力,像配合剧作家的悠长矛盾的思索,又像老人缓缓而行的身态。而承接更是出落的不露痕迹,片头亚力桑德斯追随那位长相酷似父亲的卖薰衣草的老人,这时镜头旋转直接到在海港与长年失散父亲相见的一段,时空的交错成为叙事的切入点。一些重复隐现的小细节,比如几次出现的剧作家在路上若有所思丈量的跳跃,他架空的手指弹钢琴的姿势与背景音乐相吻合,意示着剧作家的主人公身份,这时老人相对地成为他的观察物,灵感源泉,两次去村庄经过加油站时相同角度对维拉的拍摄也是一种特意安排。

    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不仅仅起到了营造氛围的作用,而是参与到情节发展中,表达特定情境中的主题。几段重复的旋律特色鲜明,跳跃和舒缓的交织对比令人印象深刻。片尾处镜头里一个面朝大海的舞台,贯穿着整部电影的小提琴响起,看不到漂浮在海面上的老人,想象比视觉更有冲击力,那是一种悲伤,一位被排斥放逐的老人的无法回归的悲哀。这琴声成了召唤,老太太面色平静却是再也不可抑制地表达,她要跟他去。

    影片中有一个海港边的酒馆,在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人出入:警察、记者、士兵、演员。这时这里就变成一个小小的舞台,而电影拍摄出的画面似乎带有一种寓言式的表演痕迹,没有原因不合情理地忽然涌入和离开的人群让人觉得不安宁。不断被广播的工会联欢,雨中海上警察拿着扩音器喊话场景的怪异也象征味浓厚。

    蓝色背景的画面通透致远,雨中希腊的一切都被迷茫笼罩。群山旷野间,白雪皑皑的山坡,望不到疆界的海面上方方的浮板,岿然不倒的老头,蹒跚急切的老太太,拿大自然的壮阔与两个老人比较,就像个人在命运和现实面前,无能为力。


幕后制作

    本片仍然是安哲罗普洛斯老主题的变奏,即一名希腊艺术家如何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。影片的上半部分是自然叙事,充满了安氏特有的忧郁,后半部分比较松散,讲老人和他妻子踏上一趟极具象征意义的旅程,去爱神的家乡塞瑟岛。安氏特有的长框镜头依旧是观众熟悉的印记。

影片获奖

    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(提名)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

   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 / 托尼诺·格拉 / Thanassis Valtinos

   费比西奖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

推荐影片

影片评论

共有124条影评